意义只存在于实践之中——

辩 证 唯 物 史 观 论稿

本稿为初稿,有些内容待补充。

汪坻

  说明:本文与马克思体系不尽相同。是以马之历史哲学为基础,掺入个人见解,衍发而成,会不时跨越不同论域。另,本文论纲之文体决定其仅为思想片段的性质,难视为成体系之作。之所以采用《几何原本》的公理定理体系为形式,是对(我的观点)人的认识模式的拟构。人的认识就是用这种有着潜在逻辑联系的命题体系搭起来的[1]。特此说明。

 定义 :物质,宇宙间实存者。 

  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此乃唯物主义根基。实存,实际存在着的存在者,是物质的别称。海德格尔曾经细致考察过的形而上意义上的此在,又名曰主体或“我”。而实存者是形而下的,自身无结构,是实存者相互联系的系统构成了结构。类比来说,实存者之于系统,好比元素之于集合。任何对此在、实存诸如此类的“存在形式”的考察,其实只是对表观的体察,若只知集合的元素,不可能顺乎逻辑地推出整个集合的性质。以偏概全乃思维过程大忌之一。

  宇宙,实存者所构成的最大宏观结构。它的概念是模糊的,与黑格尔的“总体”似乎有相似之处,马克思将“总体”进一步精确为有机的互依逻辑、理性的体系(结构)的概称,从而与黑格尔模糊其词的叙事(虚饰)分道扬镳。这一点上,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总体”的分析,我十分赞同。维特根斯坦尝曰:我是我的世界。海德格尔也对世界做出过形而上学的解释。此处“世界”与“宇宙”、“总体”等概念的取向基本相同,可见“总”在人类思维里是多么根深蒂固的范畴。但“宇宙”等概念的意义(究竟怎样使用)仍需深入探讨[2]。

定义ⅱ:历史,物质演变的记录。 

说明:自然历史、人类历史的区分,是人类常见的对“历史”的分类方法。二者根本区别在论域(对象)不同。自然历史处理“科学”(自然科学)的对象;人类历史处理社会科学[3]的对象。这一区别界定了我们历史研究的视野和标准。

定义ⅱ说明了物质是历史本身,同时认定物质非一成不变者。

有人说人类历史是社会诸要素构成的表观,事实上,历史自身便是本原:是历史表现了诸要素,历史产生了我们认识里的诸要素。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理论上纯粹的历史,不是经过意识形态扭曲的“历史”。现实中,我们俗常说的“历史”,与我于本文说的历史不是一种概念。我将把“历史”们称为历史观。[4][5]

定义ⅲ:历史观,主体对历史的认识。 

  说明:人是我们预设的主体。历史观决定了人头脑里诞生的意识形态,历史观标记着意识形态的坐标。[6]不同历史观之间并非如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截然对立,它们存在着家族相似性,尽管差异也是极其值得关注的。

  我们提到历史观会区别其“成熟”与否,二者真正差别在于是否体系化。“成熟”的历史观,最显著的特征既是能“自圆其说”(这个概念是不精确的,但更浅显),而我将其定义为“封闭的历史认识”。[7]反之,“不成熟”意味着历史意识的敞开[8]

  本文是建立在马克思哲学的地基上写成的,本文的历史观是辩证唯物史观的。[9]

定义ⅳ:历史学,主体在历史观基础上对历史的综观。 

  说明:“综观”一词,我是在维特根斯坦意义上使用它的,维特根斯坦用它来指称一个语法系统的性质(他说我们的语言缺乏综观性),我认为历史学的研究基础就是把历史当作一个符号语法系统来看待,它所进行的,也是一种综观的工作。历史和我们的语言一样,我们缺乏对其综观的能力,即使一代又一代人试图做到这项工作。从而,历史学的努力,可以是零散的,亦可以是体系化的。不必苛责一些纯粹的幻想家[10]冒充“史学家”,他们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史学。

  有些人认为,历史学不过是对历史的纯粹记录。大错特错,他们自证其虚假:人不可能对历史做到毫无意识形态的记录。他们所谓“历史学”缺乏对历史研究的敬重,在他们的视野中历史只是琐屑不过的材料。进而,发展出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历史”完全是意识形态的虚构,历史虚无主义指的正是这种认识。这些是马克思主义者所批评的庸俗的历史观。

公理Ⅰ:宇宙观是人认识的基点。往下依次是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及对诸对象的具体观念。 

  说明:这个序列有多重意义,“同时”[11]意味着宏观到微观、本质到表象、“理解”程度的过渡。

  我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对“理解”这个词的用法上使用它:人对某命题的“翻译”,从一种思维图像“翻译”到另一种思维图像。以上列举的序列,皆为此种“翻译”的目标图像[12]。当经验材料顺利地“翻译”成我们的思维图像中的某个或某些结构时,我说我“理解”了这些经验材料,把握了这些经验材料。

  这个序列中的观念都处于历史性、动态性的过程中。故而发生跳跃式的发展是可能的,这牵扯到辩证法,之后会详细说明。

  深层的宏观认识建构在表层的微观认识之上,宏观认识也决定了微观认识的形态。改变一个人的认识要从深层开始,故改变一个人的固有观念极难。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并非对立的两面,而是一个主体的不同侧面,互为因果的两端[13]。

  简言之,宇宙观是认识论的基础论题。

公理Ⅱ:历史是运动的。历史的运动只是物质的运动。 

  说明:这个公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大的成立前提。思想体系不是互相否定的关系,而是相互之间发生断裂的概念群[14]。

  不存在绝对静止或绝对运动。一切运动是相对的。辩证法是最主要的运动方式。赫拉克利特说:万物皆流。不仅单纯的对象的“流变”,也包括变动不居的运动自身的“流变”。“绝对”是应当抛弃的概念判断,它意指整个的否定,“运动”在“绝对”这个语词的用法下不存在[15]。

公理Ⅲ:世界是敞开的。 

说明:这是最抽象的公理

此处“世界”是形而上学的用法。维氏尝言:“世界是诸事实的总体。”[16]。“世界”是形而上学的主体居住的场所。海德格尔曾经花大量的时间去讨论“世界”和“我”的关系,他早期的结论是“此在的敞开视域”[17]。他们继承了形而上学的传统,都对世界的概念做出了发展,要注意到它们的亲缘性。同时也应意识到,维氏的“世界”是“有”的世界,海德格尔的“世界”是“无”的世界,他们分别论述的世界本身的两种敞开:肯定和否定。

“历史”是实存的演历,它是无数世界重叠的场域。我们预设世界是敞开的意义,在于保证历史是非强决定论的。封闭的世界是强决定论的。注意,“世界”是以符合辩证法的方式在运动的。受限于篇幅,只能说到这里,这个公理值得写一本书[18]。

公理Ⅳ:历史不做“直线”运动。 

说明:这个公理是说,“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不会一头撞向任何人的预期。到达某个方向前会经历曲折的发展过程。恩格斯说的历史的螺旋式上升也是指出这一点。这个公理没有想到其他应说明的点。

公理Ⅴ:符号是主体体验历史的必要中介。 

  说明:符号是抽象意义上的,唤起人心中某种意象(包括情感)的事物。主体是符号界的主体,尽管主体真正属于实存界[19],但在生产关系下,人处于一种无法去蔽的状态。

  我使用体验一词,是想以此体现主体对历史而言的非客体性。主体始终处身历史中。始终在体验历史。

  主体只能看到符号化的“历史”。(带“”双引号的历史,我都是指的这种历史)符号是必经的滤镜。

定义ⅴ:意识形态,狭义:社会内部的官方哲学。广义:人类意识活动的总称。 

说明:我在狭义上使用意识形态一词。至于广义,虽然后面大概没有提到的机会,我还是在这里说明一下。我用另一名词代称:“超识(meta-thought)”。关于它的具体内容的讨论,超出了写作本文的意图和笔者的能力,我若有机会将别撰一文讨论。

官方哲学是前反思甚至反反思的,因而是庸俗化的[20]。狭义的意识形态是官方哲学的别称,封闭是其特征[21]。

阿尔都塞和齐泽克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我比较赞同。

定理Ⅰ:人类历史的主体是作为抽象总体的人类,非个体。 

  说明:一般称呼这种主体为“人民群众”。但这个概念高度意识形态化,我直接使用“作为抽象总体的人类”来称呼它。

  在理论抽象后的“纯粹”历史里,个体只是作为人类总体的一个影响因素(元素)而考虑的,当然,实际的历史中个体发挥的作用有时看起来是巨大的、不可忽视,但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刨除了个体的扰动进行的构建,所以我们暂时不去考虑它们。

定理Ⅱ:历史允许跳跃式发展。 

说明:历史发展除了螺旋上升的运动以外还可能发生跳跃式的发展。苏俄十月革命是极好的例子,十月革命发生后数年,生产关系转变出乎预料的迅速。同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跳跃式发展也是符合历史自身的“逻辑”的。

定义ⅵ: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必须的物质条件。 

说明:生产资料不仅是生产的前提,更是生存的前提。Capitalism社会的趋势是生产的集约化,生产资料也随之集中。

生存意味着对生命本身的再生产。资本再生产是一种维持,要扩大再生产必然导致掠夺,对象即可对社会内部,亦可对社会外部。

符号绝不是生产资料,尽管capitalists一直如此暗示。它们许给劳动者的符号权利是虚假的暂时的权利,权力伴随着真正的生产资料牢牢掌控在它们手里。

定义ⅵ补:生产关系,所有制、分配制、劳动中的关系三者的统称。 

  说明:即生产资料的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分配、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

定义ⅵ补之补: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主体的合称。 

  说明:一般判断标准是所有制,一定注意,所有制不是阶级划分的标准,生产关系才是。二者的关系要分清。

  阶级是无法去蔽的符号界场所下的社会、历史的核心关系。矛盾会在不同阶级间产生。

  阶级此处仅对主体内部而言,是内部的关系,非几个互为他者的主体间的关系[22]。

定理Ⅲ:生产关系决定意识形态。 

  说明:政治课本常提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指的就是这个命题,但它的陈述方式是模糊的。

定理Ⅳ:历史观可以实现断裂式发展。意识形态可以超越。 

说明:运动过程符合辩证法,见定理Ⅱ的说明。

意识形态在这种断裂式发展中有可能超越。偶然性蕴含其中。

定理Ⅴ:所有制决定阶级关系。 

说明:生产资料的占有,即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它决定了阶级的地位。现在看来很明显的结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却极力忽视这点[23]。甚至“祖师”亚当斯密都曾经试图说明个别生产要素的固有性质是收入的源泉[24],但他在不止一处的不同地方却说出过相反的话。一直到李嘉图,古典经济学才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一点[25]。

公理Ⅵ:劳动是人作为人类历史主体的前提。 

  说明:劳动区分为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概念化的具体劳动(换句话说,作为一个概念的“劳动”),具体劳动是具体的物质活动(如家务、搬砖之类)。理论使用的劳动概念是抽象劳动。

  劳动力区别于劳动,不是物质性的活动,而是基于物质的抽象符号,代表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可以售卖,而劳动不能售卖。这里涉及“异化”的问题,后面会说明。

  主体是要将自己主体化的对象。主体作为辩证法的重要概念使用着。劳动使形而上的主体借由实践趋向形而下的实存,这就是主体化的过程。形而上的“我”是形而上的主体的另一个名字而已,它和主体这个语词一样是虚无的(无所使用的)。

  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形而下的实存才作为真正的“主体”。

定理Ⅵ:阶级关系决定人类历史。 

  说明:这里的链条是这样的: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影响阶级关系。

  辩证唯物史观一定会得出一个结论:阶级之间必然会因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而产生矛盾,这种矛盾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直接决定历史的不是所有制,阶级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有矛盾一种。直接决定历史的只是诸物质条件自身。然而马克思主义不是决定论历史观,它指出的是历史发展符合逻辑的趋势,不是承诺某事“必将发生”的先知论调。

定义ⅶ:偶然性,主体判断之外的可能事件,称事件具有偶然性。主体判断之内的不可能或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则称事件具有必然性。 

  说明:“预料之外”、“预料之中”这两个语词可以很好地替换偶然性和必然性这两个语词。偶然性的结果具有多样性,而必然性对个体导向的只是主体单一的结果(取决于视野)。对历史必然性的具体说明见后面一个定理。

定理Ⅶ:主体体验到的“历史”是符号系统。该符号系统的偶然性不可消除。必然性仅对个体有意义,主体判断之内的可能事件被视为偶然性。 

  说明:“历史”是难以综观的符号系统,这种难以综观,使判断之外的事件不可消除。(能力不足。)

  同样由于上面的原因只有对个体的事件可以判断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如果挪用到我们的主体上,就会出现判断之内的可能事件,这样,谈论主体的必然性就无异于谈论主体的偶然性。是故,必然性的概念仅对个体有意义。以上情况,我们将视为偶然性。

推论:谈论必然性对唯物主义是无意义的。唯物主义是关于偶然性的理论。

定义ⅷ:异化,主体辩证地成为“非其所是”的过程。 

  说明:异化是历时性、历史性的。它的进程与阶级社会同生共灭。

  劳动在马克思看来是主体的本性,而capitalism社会却将劳动当作商品化的对象,这一过程是异化的典型示例。人不再是人,人只作为符号和商品存在于社会中。这就是我说的“非其所是”的意指[26]。

  从非主题中心的视角看来,异化是概念网络与物质网络之间对应关系(映射)发生的“迁移”(重构[27])。异化这时应称为“迁移”更恰当。这种视野没有“主体所应是”这种语法。它不属于这种视野的符号系统,所以不能言说。因而也不能说“非其所是”。

定理Ⅷ:异化与阶级社会相互促进。 

  说明:异化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但它伴随着社会的规训,反过来又维护产生它的社会。被异化的主体会感受到虚无,反抗绝不会由异化了的主体自主产生[28]。

定理Ⅸ:经济基础决定宏观阶级动向(上层建筑)。 

  说明:马克思用“物质”概念指实存的网络整体。与早期海德格尔的论存在者的上手与在手时的概念类似。必须注意到“物质”的网络性与整体性。

  学生非阶级。学生在生产关系中只有作为各阶级预备军的地位,因而也是诸类人群中可塑性最大的。“先锋性”来源于信息的先得,学生是夹缝中的存在者,它们因处于矛盾的前沿,处于社会规训的薄弱点,是各势力争夺的对象。

  中产阶级最终会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分化,随着capitalism社会的发展,他们不得不消亡。尽管他们会极力维护自己阶级的存在。

  《资本论》第三卷最后一章标题为:阶级。马克思没有写完,但是他要说的主要论点,已经在别处说过。“征候阅读法”在这种时候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我们要从《资本论》读出它的哲学意图。

  马克思历史观的原点是区隔于黑格尔的。马克思坚持物质的第一性,黑格尔则认为概念是第一性的。尽管二者都使用辩证法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是概念的辩证法,是形而上的“世界”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诚如他自己所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过来,“颠倒”毕竟只是类比,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扩展,他的辩证法也是物质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早年的黑格尔痕迹更重些,见《1844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的视野广于黑格尔。

  “精神”对历史而言只是符号。语词不是实存。

  实践需要理性的指导才能进行到底。理性需要实践的补充才能充盈自身。

  实践与理性的终点都是对现实的“介入”[29]。我们把这种介入称为“革命”。

定理Ⅹ:“人是社会的动物。” 

说明: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二是人是社会的结点,社会会使人不能脱离(它也暂时脱离不了人)。

  “人”在“历史”中经历着逐渐符号化的过程,“人”本来是人类对自我的称呼,现在不过一个符号而已,必要时还会被当作商品售卖[30]。人类在被社会“去生命化”。这又是异化一例。哪一天capitalism不再需要人类就能运转时,连“人”这个符号也会抛弃吧。

  辩证唯物主义否认这种“历史”的真实性,它是谎言的集合。恰恰和主体化相反,“历史”里的人类在去主体化。普遍的虚无感亦由此诞生。[31]

  推论:阶级社会的历史是“人”符号化的历史。资本主义是这种符号化目前的高峰。

定理Ⅺ:历史不允许去理解,我们理解的是“历史”。 

  说明:capitalism不允许“人”去理解物质的历史。我们留下的只有精神的、符号化的“历史”,它是物质历史的影子。

  只有在主体的视野里,“历史”才有意义。

定理Ⅻ:“历史“会终结,历史不会。

定理ⅩⅢ:辩证唯物史观的目的是:通过物质层面的革命,导向异化的终结。补充:公理:辩证法: 

客体是对象之外的主体,是非对象。主体依赖否定来自我实现。主体对自身的否定实现了主体对自身的对象化。(注意,不是将自身作为“客体”,而是“对象”)这一过程中主体由自在转向自为。同时主体试图扬弃主体性,是自己称为“超越”“对象”的实存。这种扬弃是积累性的,由最初的量变积累到临界点产生质变,成为另一种主体。——一种否定原先主体的主体性的主体。

这个过程是螺旋上升的(周期性,曲折性)。不会有终点,只会有中断。

(我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原因是:运动的质料同一的,我们踏入的河流都是同样的物质,例如都是水原子。)

(“我”与“非我”之外尚有别的对象。)

辩证法不是哲学的对象。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语法。是物质流变的经验性规律。

(“时间”是理解辩证法的重要角度。)

参考资料 

《存在与时间》

《林中路》海德格尔

《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哲学研究》

《哲学语法》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保卫马克思》

《读资本论》阿尔都塞

《道德经》老子

                                                                                              2.13毕


[1] 类比或者说是概念的家族。应当谨慎使用类比的手法,因为它唤起的意象可能是你不想要的,在哲学写作中尤当如此(文学写作则相反)。

[2] 《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3] 我认为它们是边缘科学,或曰“不彻底的科学”。它们目下的形态与科学这种意识范畴(注意,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意识范畴,这是一种规定性的理性)。

[4]我这里的道说(sage)是本质论的,出发点就有极大探讨空间。

[5]历史与历史观的差别,恰如“劳动”与“劳动力”的差别(这个差别后面会提到)。历史观是人头脑认识的幻影(假象),是意识形态的温床。

[6] 思想在唯物唯心两大体系的位置。

[7] 尽管这么做有独断论的嫌疑,我一时没有更好的概念去替换它。

[8] 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敞开”。

[9] 又名“历史唯物主义”。我如此声称。

[10] 指那些乐于虚构的作家们。我对他们还是很有好感的。

[11]“同时”这个语词意指同构,隐含关于时间与空间额外的要求。有些情况下,“也”和同时用法相同。

[12] 我们也常说语言翻译的“目标语言”,“目标图像”这个说法和“目标语言”的用法相对应。

[13] 这里存在类比。

[14] 尽管仍然会存在概念间的亲缘性。这一断裂彰显这些概念群的不同之处,例如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关系,之后会详细讨论。

[15] 这个陈述受到相对论的影响,科学是一种意识形态。

[16] 《逻辑哲学论》命题1.1

[17] 这个概念后来发展出本有(Ereignis)的概念。这里的一个先驱是老子,他的“道”含混的说明了“世界”的概念,“道”应该被视为流变的概念

[18] 参考《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形而上学导论》(海德格尔)《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哲学语法》(维特根斯坦)

[19] 拉康。

[20] 例如Facism、普鲁士时期的黑格尔哲学,诸如此类。

[21] 即使是(在某种视野中)进步的思想在意识形态化后,最终也会这样。我称为庸俗化的过程。

[22] 萨特似乎把阶级间的关系看成这种关系。不过也可能是我的误解。

[23] 有意或无意。现代部分“经济学家”仍然犯这种“错误”(概念上的混淆)。

[24] 他把土地、资本、劳动视为收入三位一体的源泉,马克思对此的批判贯通三卷《资本论》(包括本来作为第四卷的《剩余价值学说史》)。

[25] 在我了解过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史里。不确定他是不是第一个。

[26] 异化是多重维度的,这个概念源自黑格尔。

[27] 或者说做不同的映射。

[28] 启蒙主义。

[29] 萨特。

[30] Capitalism时代的所谓人性化、自由人文主义。

[31] 《人间失格》的主题正是此。


评论 ( 4 )
热度 ( 16 )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汪坻——希望者 | Powered by LOFTER